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专业顶岗实习指导书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顶岗实习是学生离校前的最后一次实习,学生要利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所实习的企业或车间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独立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给予初步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技巧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进而掌握比较复杂的技能操作,最后进入独立操作阶段,达到熟练程度。 根据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任务,具体深入车间的某一工段,分析研究有关问题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或者根据任务按问题(或专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 本课程训练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完成金属学、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学、热处理设备等专业理论的学习。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在实习期间深入现场实际,认识深入生产实际的重要意义,自觉地进行下列实践环节的基本训练,掌握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 l)深入生产实际,掌握观察和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 2)掌握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阅读生产技术资料、图纸的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实习期间按要求作好实习笔记。 4)掌握钢热处理生产过程中主要工序(实习岗位)的实际操作,准确分析生产事故与设备故障产生原因,并能熟练处理;掌握产品缺陷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操作技能达到较熟练的程度。 5)培养书写技术报告的能力。 2、学生应利用实习的有利条件接触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生产实践知识。
三、教学内容 1、全厂性问题:企业在该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所用原料、燃料、动力来源,企业的主要产品,主要生产车间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车间组成及其上下之间的联系,主要生产车间工艺和设备方面的主要特点。 2、重点车间问题:车间的发展,生产的产品特征、产品的技术要求、原料的供应,车间平面布置及生产流程,主要工艺和设备的特点,技术革新成果,车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关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车间存在问题及今后改造方向,经济和技术方而车间所取得的显著变化。 3、实习所在工段要求: (1)掌握本岗位生产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处的位置,详细了解所在实习工段生产任务、生产指标,了解本岗位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2)详细了解本岗位的设备组成及设备布置特点,掌握本岗位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技术性能,详细了解主要设备参数,掌握设备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3)详细了解本岗位的生产工艺过程,掌握本岗位所用原材料的规格、技术要求、检查和处理、供应和存放等要求,熟练使用所在岗位的工器具,掌握所在岗位的实际操作方法,掌握本岗位生产事故与设备故障的判断、预防与处理方法,实际操作达到熟练水平。 (4)掌握本岗位产品质量标准,了解本岗位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详细了解与本岗位有关的先进技术和革新成果,能发现本岗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掌握本岗位的安全规程,清楚安全注意事项。
四、实习方式与时间 学生深入实习现场,实习方式为跟师傅、四班二倒制,总实习学时数在500学时左右,具体时间参考本专业教学计划。 五、考核标准 1、平时表现、实习日记占40%,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工厂实习指导人员共同根据实习情况评定成绩; 2、顶岗实习报告(或论文)完成质量占60%,由实习指导教师和答辩教师共同评定成绩。
六、说明 根据顶岗实习任务(或设计和毕业论文的任务)要求,学生应具体深入到钢铁企业的热处理的某一工段进行实习。
|